“暑期檔”已經拉開序幕,據統計,今年已定檔56部影片,多種題材電影將與觀眾見面,除了動畫電影、青春題材電影,還有多部主旋律電影也在“暑期檔”集中上映。
《革命者》《中國醫生》……有你喜歡的嗎?
《革命者》:詩意地塑造了李大釗形象
電影《革命者》,將鏡頭對準了我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1927年4月28日,這位年僅38歲的革命者懷著“還有未來人”的堅定信念從容就義。
近年來,圍繞每次重大節點而創作的新主流影視劇,已經成為我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的一種新趨勢,創作類型與創作手法也異彩紛呈。以人物為主的傳記類影片拍攝難度頗大,《革命者》如何既承繼《鄧小平》《焦裕祿》《林則徐》等的成功經驗,又能跳出窠臼,追求新主流影視劇的創新變革,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首先,敘事線索上的創新。故事是傳達人物形象,讓受眾進行感知的載體。因此,故事的講述對于人物的塑造乃至于觀眾對于人物的接受,就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電影以李大釗行刑前38小時為敘事的時間起點,采用線性與非線性結合的敘事手法來串聯故事。線性是犧牲前38小時的倒計時,非線性則是從1916至1927年歷史發展與李大釗個人親歷的重要事件片段。這些事件并不是按照時間的歷時性發展融進38小時的線性敘事之中,而是以李大釗的回憶為視角打破并穿插在影片的敘事中。這種順序、插敘、倒敘的交叉使用以及多視角的表達手段,萃取、重組、拼貼重大事件,從而完整地表現李大釗這一人物形象。
其次,是故事加工上的創新。影片將虛與實、真實與虛構、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有機交融,呈現詩意化品格。在李大釗所親歷的人生和革命節點,電影既再現了包括毛澤東、張學良、段祺瑞、張作霖、蔣介石、陳獨秀、趙紉蘭等真實的歷史人物,又虛構了阿晨、慶子等角色。
《革命者》導演徐展雄談電影創作時說:“影片將采用新的呈現手法和敘事方式,通過生動和立體的人物形象,觀眾可以更加真切地感知李大釗的偉大理想,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首先是英雄主義的情感共鳴。影片在還原李大釗作為普通人一面的同時,更多通過人物敘事、光影調度和色彩渲染,以具體事實和隱喻象征的方式來表征其英雄的一面,這在李大釗拒絕黨組織營救并慷慨赴死的情節中達到了高潮。
其次是愛國主義的情感共鳴。五四運動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對國家的瓜分和賣國賊對國家的出賣,李大釗幾次領導的罷工對帝國主義和資本家的抗爭,喚起觀眾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情感。
最后是共產主義的情感共鳴。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而拍的《革命者》,其創作目的無疑是書寫黨史、塑造共產黨形象并讓民眾切實認同黨的政治使命。
創新是包括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在內的影視劇的生命力所在!陡锩摺吠ㄟ^三個層面的創新,立體寫實而又浪漫詩意地塑造了李大釗這一革命先驅的藝術形象,通過影像和敘事,既還原了一代革命先烈作為一個父親、愛人、老師、同志的普通人的一面,又呈現了他作為革命先驅的偉大人物的一面,為影片的內容及思想傳播打下了基礎!鯒钴
《中國醫生》:以人物群像展現,實現對疫情記憶的共情
近日,《中國醫生》作為“中國勝利三部曲”(《中國醫生》《長津湖》《無名》)中的首部上映電影,在記憶敘事上提供了新的格局與思路,它以全方位塑造人物群像的方式,通過展示人性中夾雜著的復雜一面,成功實現了人們對疫情記憶的共情。
《中國醫生》的發生地就是新冠疫情的“暴風眼”金銀潭醫院;疫情期間,武漢街頭的驟停、小區人群的守望都被記錄者完整捕捉并直接剪輯到《中國醫生》當中來;疫情期間,全中國的緊張氛圍彌漫在以《新聞聯播》為代表的疫情播報時分,因此,《新聞聯播》有關疫情報道的片段便成為了推動《中國醫生》敘事運動的主線。在這里,《新聞聯播》作為二度媒介,在有效傳達了當時意識形態的同時,也保障了《中國醫生》敘事機制的真實性,成為記錄疫情每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的重要工具。
《中國醫生》不僅幫助我們回顧了像院長夫人以及醫生感染、逝者家屬捐獻遺體等疫情記憶,還塑造了像小賣部老板趙大爺這樣一些小角色。趙大爺雖然平時跟醫院大夫關系挺好,但這種情誼僅僅基于幫醫生們收收快遞這種小事,關鍵時刻,醫生不會錯過上級領導或者同事家人的信息,但卻偏偏漏下了趙大爺求救的消息。在這里,文婷醫生當然不應該受到譴責,她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做自己更重要的事情,雖然她事后流下了悲傷的淚水。但事實上,生活中,這樣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人物確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類人群,而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逝去的生命的總和才共同構成了這次疫情最難以磨滅的痛心記憶。
我們看到,《中國醫生》成功轉化了人們關于疫情初期存在的悲觀憤怒情緒。這種轉化,是借助影片當中陶峻醫生這一角色的塑造來完成的;仡櫛┢馓站拿恳淮伟l火,幾乎都暴露出以金銀潭醫院為代表的醫療短板,例如搶救病人的緊要關頭,醫院竟然停電了;例如面對急需救治的病人,醫生插管時刻躡手躡腳等等。然而陶峻也不是萬能的,他堅持插管的患者最終在他為其拔管后還是離世了。這些醫療窘境其實在任何一個地方和任何一個時刻都是可能存在的,尤其是面對疫情的突然和猛烈,一時間手忙腳亂完全可以理解。
從這些看來,《中國醫生》的視野無疑更加大氣,它以全方位塑造人物群像的方式,通過展示人性中夾雜著復雜一面,成功實現了人們對疫情記憶的共情,特別是《中國醫生》對弱者群體無奈結局的客觀呈現,以及對充滿奇觀性鏡頭的特寫(ECMO操作、生育現場),都在實現“事件電影”要首先滿足典型敘事的前提下,保證了影片本身的可看性!踵嵵苊
主旋律影片何以備受年輕人追捧
隨著2021年暑假的到來,暑期檔電影中主旋律影片的熱映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吨袊t生》《革命者》《1921》等主旋律影片的火爆,說明還原歷史、以現實為出發點的主旋律影片日漸受到歡迎,能夠激起年輕一代的觀影熱情。
事實上,基于不同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票房與評分統計,不難發現主旋律電影屢屢創造出亮麗票房數據,由此不得不引人深思:當前的主旋律電影何以能夠打開市場、獲得年輕人的青睞。究其根由,關鍵是它們精確地把握了以年輕人為主流觀影人群的脈絡。
若是將中國歷史與現實視作可供開采的資源,那么主旋律影視創作可以說是一座充盈的富礦。而“主旋律”作為一類影視劇作外在的標簽,其本身就承載著價值引領與精神傳遞的屬性,它們的主旨正是面向當前成長中的年輕人。與以往主旋律影視創作主要受眾有所不同,如今的主旋律電影越來越受到全年齡段觀眾的矚目,尤其是獲得了年輕人的青睞。
數據顯示,在上述三部主流影片的“想看”人群中,25歲以下的觀影人群占比接近一半。年輕人愿意走進電影院觀看主流電影,為中國革命歷史題材和抗擊疫情題材影片買單,原因正在于如今的主旋律電影秉持回歸真實、激發真情與時代共情的創作原則,將革命歷史與現實生活搬上銀幕,激起年輕人強烈的在場觀感與時代觸感,進而引發他們內心深處對于中國革命以及抗擊疫情的強烈共鳴和真情實感。
除此之外,主旋律電影在忠于歷史與真實,平衡藝術與現實的同時,也特別重視年輕人的心之所向和力之所及!陡锩摺贰1921》圍繞中國早期革命歷史人物展開故事內容講述,將銀幕前的億萬觀眾帶進覺醒的時代;《中國醫生》以新冠肺炎疫情為敘事背景,將疫情初始的緊迫搬上銀幕!陡锩摺贰1921》《中國醫生》等制作團隊巧辟蹊徑觸動年輕人心弦、引領年輕人參與,以影片故事和歷史人物為重要介質,將革命先輩和當代醫生的家國情懷浸透年輕人的生活及精神所求當中,使他們在觀影中成長,在思考中沉淀。
放眼當下,主旋律影視創作注意了觀影群體的年輕化趨勢,在表達與呈現邏輯上有新突破,使年輕人在觀影時自覺感受藝術與現實的平衡,拉開了與歷史和真實對話的跨時空帷幕,在參與中產生共鳴,在共情中致敬偉大!鯊埛
責任編輯:寧黛艷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