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琛
朱自清的《背影》里,父親爬下月臺略顯笨拙的背影,是對孩子的呵護和愛,但回想起我外出求學十余年的經歷,卻沒能從記憶里找到父親的背影。因為他總是站在我身后,不斷送我遠行。
我想父親從來是敢于放手的。五歲的時候,我第一次學習騎自行車,父親卸掉輔助輪,教我掌握平衡技巧,幾次之后我就可以搖搖晃晃地前行,但總歸是不熟練,車把一歪就失去了平衡,即將跟地面親密接觸的時候,父親一把拽著衣服將我拎起來,叮囑我:“沒事,爸看著呢,不會讓你摔著。”有了安全保障,我更加大膽地練習,雖然又數次差點摔倒,但有了父親的保護,我總是安心前行。
我從小學起就在外求學,現在想來,父親第一次送別我就在那時。那是一天午后,我還在小鎮的礦區附屬小學念書,父親突然問我,想不想去西安上學。我沒多想,回答道:“當然想。”一周后,父親幫我辦好手續,帶著我前往西安求學。安頓好,父親在樓下看著我,我轉身回到托管班,有些茫然,但還是跌跌撞撞開始孤身求學的生活。此后寒來暑往,這樣的送別不斷上演。許多年后,父親才告訴我,當時在車里,他和母親相對無言,內心滿是對我的擔憂,但還是不后悔讓我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大概正是因為父親這樣的想法,我后來的求學之路走得越來越遠。
高考后,填報志愿,父親兩天內就看完了一本厚厚的填報指南,反復對比招錄數量和錄取分數線,提出了參考意見,但依舊尊重我的想法。后來我選擇了離家兩千公里,遠在中國地圖上東北角的大學。父親又陪著我飛越半個中國,將我送到延邊,安頓好一切的那個下午,父親在樓下目送我步入寢室。也不知為何,記憶里的送別都愛在夕陽時節發生,那片反復渲染的金黃,讓回憶像幻燈片播放的老電影,空氣里都充斥著濃厚的過去,父親和我的影子或許在送別的某一刻重疊。
一路走來,我是父親牽著長大的小孩。對我來說,父愛是溫暖干燥的手掌,是迷茫時分的絮語,是勇敢前行的保障,但他更像是暫時躲避風暴的港灣,幫我擋去最高的風浪,卻依舊會催促做好準備的我,踏上乘風破浪的前路。
在父親的注視下,我走了很遠,看過很多風景,遇見很多事,但我很少害怕,因為只要我回頭,就會有一雙堅實的臂膀為我托底,也許不夠柔軟,也許不夠細致,但他不會讓我重重摔下,喪失邁步的勇氣,F在我長大了,很多時候父親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解決我所有的疑惑,但他依舊能堅定地告訴我:“只要你愿意就去嘗試。”他依舊會站在身后為我送別,只要我繼續前行。
父愛是一場送別,他明知前路坎坷,依舊會催促孩子前行,只是永遠在身后,為孩子托底。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