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12時45分,陽光炙烤著大地。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村民王懷廣站在地里,將一顆顆玉米種子精準地倒入播種機中。隨著農機開足馬力,田間的麥茬被徹底翻起,一顆顆玉米種子被植入土壤之中。
眼下正值“三夏”雙搶工作高峰期,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每一個環節都關乎著糧食的豐收與農民的期盼。
從“豐收在望”到“豐收在手”
“我今年承包了朝邑農場的360畝地。端午節前小麥已經收割完了,現在正是搶種玉米的好時候。”王懷廣邊說邊算著賬,“今年,我們家小麥畝產將達到1000斤左右。”
連日來,全省各地搶抓晴好天氣,科學安排、合理調度,全力搶收小麥。王懷廣說,夏糧豐收,全年不愁,“豐收在望”才能變成“豐收在手”。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三夏”期間,全省投入農機具3.82萬臺,設立跨區作業服務站208個。
作為“國家隊”,陜西農墾集團朝邑農場也在扎實推進“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
農機手李強是一名駕齡超過30年的老機手。6月13日中午,他正在朝邑農場農機示范園里,為一臺凱斯4099聯合收割機做保養。
農機插上了高科技“翅膀”。李強說,2023年,智慧農機投入使用后,從顯示屏中就能看到眼前實收的小麥面積?恐腔坜r機提供的信息,這塊地多久收完,收完后下站去哪,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傳統農機一天最多收割200畝地,工作完臉上除了眼睛嘴巴,其他地方都是黑的。”在李強的記憶中,費時費力費油曾是傳統收割機的工作場景,現在一天能收700畝地,穿著白衣服進駕駛室,出來衣服還是白的。
一天能完成1300多噸小麥入庫
今年,朝邑農場的夏收工作從6月1日開始。而比這更早時,朝邑農場糧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宋建斌就已經籌備著騰空庫容,及時開倉收糧,確保“庫等糧”。
機收是糧食“落袋為安”的第一步。在朝邑農場農機示范園門口,運糧車陸續?吭谇訁^后,工作人員操縱著機械臂,將一根細長的扦子運送到糧車相應部位,自動完成小麥抽樣。
檢測室內,宋建斌和同事操作著小麥容重儀,“你看,容重790g/L,一級,沒問題。”
所謂容重,就是給小麥定等級,顆粒越飽滿,容重就越高,品質就越好。除了容重,每個批次的小麥還需要檢測不完善粒、雜質、水分、色澤、氣味等。
記者跟隨朝邑農場糧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趙超來到地頭,將隨機取樣的小麥放入水分檢測儀,只見儀器上的數字不斷變化,最終停留在12%。“好著呢,達到了入庫儲藏標準。”趙超說。
對于朝邑農場糧業發展有限公司庫房保管張德強來說,新收獲的小麥運到這里后,清雜、去污,他一個人通過全自動設備就能操作完成,一天時間就能完成1300多噸小麥入庫工作。
7月初頭茬大荔冬棗就能上市
莊稼,一茬接著一茬;豐收,一季接著一季。
眼下,距離大荔冬棗大規模上市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作為大荔縣農業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今年大荔縣種植冬棗共計42萬余畝,其中日光溫室大棚8萬畝、鋼架棉被棚7萬畝、冷棚25萬畝。
14時20分,朝邑農場(省級)冬棗產業園四區區長張輝鉆進棚里,檢查果樹的環剝情況。
“即將到來的白熟期是冬棗成熟的關鍵,必須按時環剝才能保證果實的品質和產量。”張輝一邊彎腰操作一邊說,“按時環剝,保證樹干剝口不愈合,這樣才能讓營養不回流到根部,果實成熟得更快。”
“現在已經有渠道商前來洽談了!”張輝透露,7月初,頭茬大荔冬棗就能上市了;7月中下旬,大量大荔冬棗有望上市。“今年,大荔冬棗預計畝產3000—4000斤。”
6月14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傳來消息,目前,全省累計收獲冬小麥1291.18萬畝,占應收面積91.38%;冬油菜273.41萬畝,占應收面積98.35%。累計夏播糧食942.55萬畝,占預播面積89.77%。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