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中旬至9月2日,余培根幾乎每天都在路上,一整天一整天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9月1日13時30分,省道310線發生山體滑塌,6000余立方米的土石方傾瀉而下,余培根立刻奔赴塌方地點
■9月2日,搶險現場,他全身發抖冒冷汗,吃了藥休息一會兒,起來接著干
■9月3日9時30分,突發疾病倒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生命之鐘停擺在48歲
余培根(右一)在搶險現場。
又是秋雨淋淋,吳梅華兀自獨坐著。
家里重新歸置過,客廳里只擺著幾件簡單的家具,顯得空蕩蕩的,茶幾桌角邊放著三包香煙。“我總覺得他出差去了。”丈夫余培根已離世一個月了,吳梅華還恍然覺得他并未離去,丈夫喜愛的香煙一直留著。
余培根,紫陽公路管理段公路股原股長,工會會員。在他任公路股長期間,紫陽干線公路養護工作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佳績。他個人也先后榮獲“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連續十余年被評為全市公路系統先進工作者,為紫陽干線公路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8月中下旬以來,紫陽遭遇多輪強降雨襲擊,省道310線多處發生滑坡塌方、路基沖毀、泥石流等災情。9月3日9時30分,他因積勞成疾,突發疾病倒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生命之鐘停擺在48歲,帶著對公路的摯愛和親人、同事的眷念匆匆離去。
>>>水還是溫熱的,但他永遠不會來喝了
9月3日8時左右,吳梅華接到緊急電話,丈夫余培根暈倒了。吳梅華急忙向縣城趕去,然而一切都晚了,經醫生緊急搶救,余培根還是因心源性猝死再也沒有醒來。“水已經倒好,杯子還是溫熱的。”當時,吳梅華曾到丈夫的辦公室匆匆一瞥,那時她還未意識到這杯水永遠不會有人來喝了。
“他早上7點就到單位,給我們安排了當天的水毀搶險任務,準備去高灘鎮牌樓村大型塌方現場,并且還面帶喜色地說‘明天再搶修一天就能搶通了’。”紫陽公路管理段公路股副股長李杰回憶道。
9月1日13時30分,省道310線K105+650暨高灘鎮牌樓村路段發生山體滑塌,高70米、6000余立方米的土石方傾瀉而下,將長約60余米的公路路面完全掩埋,省道310線紫陽至毛壩段交通中斷。余培根立刻組織公路股和道班全體道工緊急集結,奔赴塌方地點,一方面安放警示標志,疏導交通,另一方面組織人員、車輛和機械清理塌方。連續兩天,他和同事們一直冒雨堅守在塌方現場,爬到塌方山體頂部監測災情,協助裝載機一段一段地清理巨石和泥土,把倒伏樹木一根一根地鋸斷、搬走……
從8月中旬至9月2日,余培根幾乎每天都在路上,一整天一整天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余股長本身患有冠心病,大約下午5點左右,他全身發抖冒冷汗,我讓他上車休息,他擺了擺手,從口袋里掏出兩片藥吃后休息了一會兒,然后起來接著干。”提及9月2日與余培根一起工作的情景,紫陽公路管理段辦公室主任魯添內心無比酸楚。
>>>24載風雨,巴山深處灑熱血
2015年6月24日,恒紫路巡查……
2015年6月25日,渝紫路清理塌方……
2015年6月27日,恒渝兩線查水毀……
……
合計71天。
翻開余培根泛黃的筆記本,大概可以想象余培根那些風里雨里的日子。2015年夏天,他連續71天在路上奔忙,而這僅僅是他工作歷程中很平常的一個片段。
余培根1973年4月出生在紫陽縣一個公路世家,自幼在內心深處悄悄立下了為民修路的遠大志向,1997年7月從省交通技校畢業后分配到紫陽公路管理段工作。2009年被任命為紫陽公路管理段公路股股長,扛起了紫陽干線公路養護建設和管理的重任。
參加工作24年來,他在山巒起伏的巴山深處,冒著三伏烈日,經受數九寒冬,翻山越嶺,蹚水過河,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灑在了他所熱愛的公路事業上,灑在了他精心管養的紫陽轄區107公里國省干線公路上。
“公路人要能吃苦、能吃虧,作為公路股負責人尤其要這樣。下雨的時候,別人往屋里躲,余培根卻得帶領搶險人員往外跑。山區公路雨季極易發生泥石流、塌方、落石等險情,必須不間斷巡路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及時提醒,才能確保過往車輛和行人安全。”紫陽公路段監察室主任周禮洋動情地說。
>>>我是公路人,就圖老百姓說路好走
安全生產先進個人、防汛防滑先進個人、“7·18”抗洪搶險先進個人,全縣先進、全市先進、全省先進……24年來,余培根獲得無數榮譽,被他珍藏的一摞摞榮譽證書,都在訴說著一段段難忘的過往……
2019年農歷正月初五,紫陽境內普降大雪,省道310線米溪梁路段路面結冰嚴重,車輛擁堵,余培根和同事主動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組織除雪機械奔赴作業點鏟除積冰、撒鹽融雪。寒風呼嘯,天寒地凍,余培根雙手被凍裂了,鹽水浸入傷口,鉆心地疼。由于山頂作業時間過長,余培根和工友們凍得都快麻木了,鼻涕剛流出來就成了冰,等完成搶通工作從山頂下來,個個都成了頭發、眉毛、胡子白成一片的“雪人”。
2019年10月1日國慶長假第一天,暴雨導致省道310線K89+700段出現險情,公路上邊坡塌方近2000立方米,泥石占據多半條道路,兩棵碗口粗的行道樹“斜臥”在公路中間,兩邊運輸車輛堵成長龍。司機們正著急時,只見余培根和他的工友們匆匆趕來。當時,大雨如注,傾盆而下。他們開始了艱難的搶通工作,現場機械轟鳴,幾個人齊心協力、通力合作,砍的砍、鏟的鏟、搬的搬,余培根腳下一滑,左腿撞在一塊大石頭上,鮮血頓時淌了出來。工友紛紛勸他去診所包扎一下,他擺擺手,只是用褲角把傷口扎緊,繼續干活。一塊泥漿裹著的大石頭橫在路中央,余培根搬了幾下都搬不動,他干脆單腿跪地,身體向前,雙手用勁,將大石頭一點一點掀到路邊。半邊道路搶通了,過往車輛一輛接著一輛依次開了過去,大雨中,余培根一行人則繼續清理另一邊的泥土、石塊。
后來才知道,那天他的襯衣濕透了,傷口也感染了,身患高血壓多年的他,血壓竟躥升至180毫米汞柱,他服下了兩粒降壓藥,簡單清洗了一下傷口,第二天依然準時出現在養護作業面上。
“我是公路人,就圖老百姓說路好走。”這是余培根的心聲。他的承諾讓他成了同事眼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離世前,余培根一心撲在公路搶險中,正在陜西師范大學法學專業就讀的女兒余穎英,一連幾天都想和父親視頻通話,但總是因余培根在搶險現場而錯過。余培根過后回復女兒說:“這些天很忙很累,過幾天再視頻,國慶節來看你。”這段時間,余穎英時常奔潰大哭,她不忍再翻看微信,她知道,她永遠也等不來父親的視頻、等不來父親來看她了……□陳曦 張輝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