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寶雞鋼管公司西安專用管分公司管加工一分廠維修班班長、高級技師彭建軍和同事在車間生產現場做分析研究,下班后還要準備參加中國工會十八大相關事宜,起早貪黑,忙得不亦樂乎。
彭建軍從小生活在農村,1991年接班頂替父親成為石油大軍一員,父親在他成為“管二代”后傳授了一個工作“秘訣”——學一門技術,學精學透,一輩子吃香。就這樣,在這個“秘訣”的指引下,他毅然選擇了鉗工這個崗位,開始了跟設備打交道的日子。
三十余年來,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和愛鉆研的勁頭,相繼學習了電焊、氣割、叉車、電瓶車,從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動等多方面下手。面對生產線出現設備使用頻率高、年限長,液壓方面的故障越來越多等問題,他又轉攻液壓知識,現學現用,按需調整。在學習過程中,他做了大量學習筆記和維修經驗總結。
伴隨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的深入推進,彭建軍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2018年,管加工生產線車絲機出現了故障,無法生產,保供任務十分緊迫,生產廠家一直在做售后維修,但費用按小時計費,維修周期較長,且外方不會透露關鍵部位的維修和主要參數。于是彭建軍和他的團隊開始自主維修,從現象分析,從結構、性能、原理研究,一件一件分解、標記、測量、組裝、調整,經過兩周連續作戰,一次試車成功,設備維修后的精度、性能達到了加工要求,自己動手“奪走了老外的飯碗”。
彭建軍是一個愛動腦,善琢磨,有“點子”的人。近年來,他自制的螺紋凈化裝置實現了自動凈化,無需人工參與,每條生產線可節省兩位人工,為公司節約人工成本超百萬元;螺紋自動檢測平臺,徹底解決人工測量高耗低效難題;用于連續油管“在線鋪芯”裝備,滿足了生產需求,保證了新產品、新能源技術的開發應用。他帶領團隊領銜、跨企業參與攻關創新項目115項、小改小革100余項,修舊利廢200余項,創效數千萬元。
在提升自我技能的同時,他采用自創的“四中”培訓法,“輻射式”師帶徒教學法。近幾年,開展“專家大講堂”“微網課”等技術交流75場次,培訓1057人次,培養了大批技能人才。發表論文12篇,實用專利4項、1項發明專利、創新成果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職工創新成果一等獎、陜西省科技節優秀獎、12次獲公司“五新五小”和技術進步等獎項。
作為一名基層產業工人代表,彭建軍表示能參加中國工會十八大非常激動。正如他說的那樣,榮譽只是對過去工作的肯定,光環下的責任最為重要,要想成為真正的“萬能鉗工”,只有在創新中尋求樂趣、實現價值,在充電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傳承中砥礪匠心、展現自我,不負時代,無悔人生。
本報記者 鮮康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