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白得雪亮,女孩子撩得斷腸,人已走遠紡車還在響,留下這段情不老夢還長……”秦人秦聲伴隨著板胡、司鼓的節奏娓娓動聽、宛轉悠揚。陽春三月,在西安易俗社排練場內,全國勞;菝衾驇е槐娗厍谎輪T正在緊張有序地排練一場由勞模扮演勞模的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
《織夢人》以“夢桃精神代代相傳”為主題,講述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紡織戰線上一面旗幟原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工人趙夢桃,進廠1 1 年里,曾4 2次被評為勞動模范、紅旗手,連續7 年月月全面完成生產計劃,并幫助1 3 名工人成長為工廠和車間先進生產者的事跡,反映了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
“勞模演勞模其實壓力也挺大的。”惠敏莉介紹。在排練前期,帶領演職人員先后前往趙夢桃紀念館和趙夢桃曾經工作過的原西北國棉一廠、西安五環等實地走訪,與紡織工人全國勞模黃云娜進行了交流和學習。同時,全體演職人員非常重視這次演出,從開始排練以來都沒有正常休息過。作為慶祝建黨1 0 0 周年獻禮劇,《織夢人》將新時代倡導的工匠精神與夢桃精神融合展現在戲曲舞臺上,將廣大工人群體對工作的熱愛、對業務的自信、對責任的擔當,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完美呈現,用秦腔的表現形式講好勞模故事。
全劇精心選擇了“為保障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擴臺擴錠”“用竹簽替代花簽練兵”“與小姐妹換老虎車”“為大西北創造名牌”“二十八歲永遠訣別”等動人情節,展示了趙夢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成長、成熟、成才的人生歷程。表現了一代紡織人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分黨憂,從追求“吃飽穿暖”到“衣被天下”的理想之夢進程,凸顯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勤于創造、勇于奮斗、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創造時代輝煌,鑄就歷史偉業”的壯闊圖景。
導演胡筱坪在排練中對演員進行指導。
從指揮到樂器選擇,都優于傳統秦腔劇目。
在現代戲曲中,演員化妝需精雕細琢。
排練緊張時辦公室成為廚房。
排練房是演職人員午休最好的地方。
“停、停、停,停下來,這個地方不對,你躲在被窩里哭泣時不是這個表現,應該是整個身體抽噎著顫抖著,這樣才更真實……”排練中,導演胡筱坪又一次叫停,對排練每一個細節進行指導雕琢。胡筱坪介紹說:“夢桃這個人物創作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感恩,感母親和丈夫的恩情、感進工廠當工人的恩情、感黨的關懷培養恩情。但是在舞臺上我不愿意把她塑造成一個豪言壯語式的英雄形象,就是在普通和平凡中用感情和事實讓觀眾感受到趙夢桃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這樣才能把趙夢桃真正拉到老百姓之中去,因為真正的勞動模范都是從群眾中來,是很樸實的人。這個戲里沒有那些大起大落、對立沖突的情節,我們在每一幕的細節里都用感恩和一個‘情’字串聯,在每一個細節上感動觀眾,從而塑造人物形象。”
在《織夢人》創作過程中,陜西省總工會也非常重視,專門召開了座談會,“夢桃小組”老中青代表、勞模代表、紡織企業代表、省總工會、西安市總工會、咸陽市總工會、省級產業工會相關負責同志,與文化、戲劇、旅游、政研等方面的專家圍繞傳承夢桃精神、編好排好《織夢人》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在聽取大家的交流發言后,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仲茜說:“交流產生力量,分享產生共鳴。省總工會希望《織夢人》的創作、演出團隊,用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來打磨劇本,深入生活,繼續發現細節,挖掘典型,精益求精,用心用情用力講好職工故事、陜西故事、中國故事。”
(文/圖 本報記者 劉強)
責任編輯:寧黛艷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